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就是覆盖在女性子宫肌层内侧粉红色的粘膜组织。柔软而且光滑,从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就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余下的1/3,也就是靠近子宫肌层的内膜,没有周期性变化。通常子宫内膜厚度检查项目有超声、磁共振检查,还有侵入性检查,比如刮宫和宫腔镜检查等。
2024-06-09 14:02:02
389浏览

子宫内膜又被称为子宫粘膜是指构成哺乳类子宫内壁的一层,对动情素和孕激素都起反应,因此可随着性周期发生显着的变化。动情素可引起子宫肥大,孕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发生特殊的妊娠初期变化或改变子宫内膜的性质,使之具有产生蜕膜的能力。

很多感染疾病会导致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正常厚度

子宫内膜会跟随激素水平的变化而产生增殖和脱落的现象,所以它的厚度随时期不同而相应改变。一般来说子宫内膜在月经结束后开始增生,在月经前1天达到最大值,而后功能层和组织血液一起流出,这个过程便是月经来潮。

正常子宫内膜的厚度为8mm左右,月经第15-28天,子宫内膜厚达5-7mm,排卵期子宫内膜的厚度最厚的可以达到8mm--10mm。

厚度随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里的周期性变化指的是其组织学变化以及生物学变化两个方面。随着周期的不同,其厚度大致在一至十毫米的范围内。

增殖期

增值早期(5天 ~ 7天),较薄,厚度为1 ~ 2mm。

增值中期(8天 ~ 10天),内膜腺体增长增多。

增值晚期(11天 ~ 14天),增厚,厚度为3 ~ 5mm。

分泌期

分泌早期(15天 ~ 19天),内膜腺体更长且弯曲明显。

子宫内膜厚度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分泌中期(20天 ~ 23天),增厚,且呈锯齿形。

分泌晚期(24天 ~ 28天),呈海绵状,厚度为10mm。

月经期

月经结束后1天 ~ 4天,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底层脱落。

子宫内膜易导致何种疾病

炎症

子宫内膜炎约通常在二十多岁左右出现,一直持续至更年期,大多数患者在二十五至三十五岁期间都会检验到自己是否患有此症。有时候在月潮开始渐趋稳定时,子宫内膜炎便已形成。危害子宫内膜炎的感染导致不孕症的比例占不孕症妇女的9.4%。

异位症

一般来说,女性的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50%的女性就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而无法正常生孕,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会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梗阻等,影响激素的功能和免疫功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容易无法正常生孕

子宫内膜会变薄的原因

导致子宫内膜薄的原因有全身性的,常见的原因有雌激素水平低、孕激素水平不足和存在排卵障碍和缺乏生长激素等,也有局部的原因,例如内膜损伤,粘连和缺失等,有一部分患者在人工流产后,子宫内膜尚未恢复,也会导致子宫内膜薄。

肾虚型子宫内膜薄

多见于未孕育的女性,一般初潮的时间较迟或初潮时经量过少,第二性征出现较迟,月经后雌激素分泌不足。常见的症状有行经期短、月经量少、经血颜色淡红,兼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足跟痛等症状。

血虚型子宫内膜薄

多见于三十至四十岁的女性,多因脾虚以及胃口不好、营养失调、过度减肥、过度劳累、久病等原因所致,这种情况下的子宫内膜薄易导致月经退出,造成子宫内膜增殖障碍。常见的症状有月经量少、经血色淡,一至二天即净或点滴即止,还会出现小腹闷痛、头晕眼花、心悸、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唇舌色淡、皮肤不润等症状。

血瘀型子宫内膜薄

多见于产后恶露排不干净、有妇科手术或流产手术史的女性。由于手术原因,瘀血滞留在子宫内,造成子宫内膜粘连,血行不畅,导致月经量少、经血色紫黑有块,还有会出现小腹刺痛的症状。

有妇科手术或流产手术史的女性子宫内膜容易变薄

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

子宫内膜较长期的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无孕激素对抗,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转化,而处于增生的状态。有的患者在接受绝经后雌激素补充治疗(ERT)患者中观察到,单用雌激素1年,有20%的妇女子宫内膜增生。在绝经后晚期乳腺癌长期使用它莫西芬(TAM)患者中,也可观察到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
相关分类